美文示范
四川白玉:海拔2980米的帮果±800千伏换流站建设稳步推进
必一体育下载
新京报讯(记者丛之翔)9月8日9时许,四川阿坝州黑水县沙石多镇镇长谭磊的追悼会在黑水县长征路附近举行。此前,当地发生持续性降水过程,致使沙石多镇昌德村多处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7月24日10时10分左右,谭磊为救被困老人被泥石流卷走失联。失联40多天后必一体育下载,9月5日11时10分,他的遗体在毛尔盖水电站库区尾水被搜救人员发现。听说了他的事迹,黑水县居民王安(化名)自发前去纪念,她告诉新京报记者,“追悼会现场有四五百人。读完悼词后,大家献上了一束束菊花。”因前来纪念的人较多,为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当地交警对告别仪式场地附近的道路进行了临时管控。追悼会现场。受访者供图沙石多镇奶子沟村是谭磊到任后的第一个联系村。9月8日一早,村民泽力驱车30多公里赶到追悼会现场,为谭磊献上一朵黄菊。“他对老百姓好。”泽力记得,80多岁的同村村民托巴有一个患精神疾病的儿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夫妻年事已高,平时无法照顾儿子。谭磊得知此事后,每月都会去家中询问情况。经过谭磊的协调,托巴的儿子最终被送往医院治疗。50多岁的村民三郎彭初也想送谭磊最后一程。一大早他就搭上泽力的车,一同来到现场。他和谭磊认识近十年,身患糖尿病,曾是村里的贫困户。谭磊时常来家里看他,每个月至少两次。脱贫后,谭磊对他说:“以前你的医药费报销多,现在报销少了。以后有啥要帮忙的,我给你帮忙。”三郎彭初告诉新京报记者,谭磊还帮助过他的前妻泽郎哈木和女儿俄玛头。泽郎哈木患有慢性病,但很爱喝酒,女儿俄玛头有听力障碍。由于担心两人的安全,谭磊每周来村子里给泽郎哈木做思想工作,还走遍了村镇的小卖部,挨家挨户打招呼,“不要卖酒给泽郎哈木。”“他真是可惜了。”三郎彭初说。出事那天早上,奶子沟村党支部书记罗尔基在镇上遇见了谭磊。谭磊穿着平时常穿的那件迷彩外套,行色匆匆,“昌德村发泥石流了,我要去看看。”几个小时前,他正在奶子沟村提醒村民,泥石流将至,“好好呆在家里,不要出去。”据媒体报道,7月24日9时40分左右,谭磊已组织避险转移、妥善安置群众94户324人,但昌德村甲足组还有1名听力不好的七旬老人被困,情况十分紧急。10时10分左右,谭磊率队营救被困老人时,突遇侧后方泥石流。他连忙招呼队友快跑,并竭力向前支援。大家紧急跑到安全地带,回头却发现谭磊已被泥石流卷走。编辑 彭冲 校对 赵琳
恩迪亚耶说,塞内加尔有幸在过去6年里担任第四任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国,这充分说明两国合作关系是具有“标杆性”的。“这种成熟的合作首先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果您来我们的国家,您会发现中国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塞内加尔提供了极大的支持,过去10年间,我们国内几乎所有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是由中国帮助实施的。”
他向记者介绍,中国企业建设的捷斯—图巴高速公路,连接了塞第二大城市捷斯与重要城市图巴,便利了民众出行,促进了塞各地区间的互联互通。同样也是中国企业设计施工的方久尼大桥,是塞内加尔最长桥梁,现已成为连接塞南北方的主干道之一,也是前往邻国的重要交通节点。中国援建的塞内加尔竞技摔跤场,是非洲首座竞技摔跤场,促进了塞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还在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塞内加尔提供了帮助,极大丰富了塞民众的文化生活。“我密切关注两国领导人这次的双边会晤,相信两国友谊和合作将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在谈到自己对采访本次峰会的感受时,恩迪亚耶说,他最为关注的是峰会对非洲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非洲希望中国加强对非技术援助,帮助非洲在现代化道路上不断进步。非洲有丰富的原材料和资源,需要通过工业化实现经济的更好发展”。非洲国家还期待学习中国在人工智能、数字化、电商等方面的发展经验,“我们也希望有自己的淘宝和拼多多”。
必一体育下载
近年,南音频频“出圈”,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景观。2017年,厦门市南乐团的《南音随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上亮相;2023年,南音首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一曲以南音名谱创新改编的《百鸟归巢》火爆“出圈”必一体育下载,特邀台湾南音传承人赖多俐携手泉州、厦门演员同台献艺;2023年12月,全球38个南音社团齐聚泉州,同台演奏嗳仔指《出庭前》,把千年南音艺术及“新国潮”推上新高度。
今年是南音申遗成功15周年,发源于闽南地区的南音,如何走向世界?梳理历史发现,其出海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泉州、厦门或漳州出发,流传到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同时远播东南亚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二是从台湾出发,走向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回响千年的南音,在两岸携手推动下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传承与弘扬。
矢志不渝守传统,是南音在台湾传承发展的基本理念。虽然南音在台湾的传承发展之路颇不平坦,经历了移植、发展、繁盛、没落、复苏和转型创新期,但长期以来,众多南音社团都以坚守南音传统为己任,无论是演奏演唱形态、乐曲结构,还是音乐记写形制、乐器使用等,南音在台湾都因袭汉唐古乐传统,保持原汁原味的艺术个性。
例如,台湾著名南音乐团“汉唐乐府”,其经典剧目《艳歌行》片段《相思吟》,即采用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的演奏演唱形式,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以展现旅途沧桑、愁思牵绊的复杂情态。南音自成体系的工尺谱记法,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洞箫、二弦、三弦、击拍板等,也都因袭古乐器遗制。由此可见闽台南音一脉相承,是从古至今闽台交往的重要媒介,也是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见证。
作为南音的“大本营”,泉州的南音乐社遍地开花,是赓续南音文脉的关键力量。南音乐社有民间的馆阁乐社和专业的南音社团之分。据不完全统计,泉州所辖12个县级行政区都有南音乐社,民间南音乐社近400个,专业南音社团共191个(其中晋江72个)。据调查,泉州知名的南音乐社都集中在晋江,有沪江御宾南音社(创于1632年)和安海雅颂南音社(创于1907年)等,因此有“福建南音在泉州,泉州南音在晋江”的说法。泉州的南音乐社不仅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必一体育下载,还不断与海外侨胞交流互鉴必一体育下载,推动全球范围内南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台湾的南音乐社众多。全盛时期,台湾有60多个南音乐社,呈现出曲馆林立、高手云集的繁荣景象。较活跃的南音乐社主要集中在台北、台南和基隆等地。如台北的聚贤堂(新庄)、聚英社(艋舺)、集弦堂、清华阁(大稻埕)等,台南的振声社、南声社等。目前,台湾有25个南音乐社。台北知名的团体有台湾“汉唐乐府”、台湾心心南管乐坊、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和鸣南乐社、华声南乐社、松山奉天宫南乐团、闽南乐府(台北市闽南乐府管弦研究会)、江之翠南管乐府,台南有和声社、南声社、振声社等。台中、高雄、彰化、鹿港、金门、台东、澎湖也有南音社。众多南音馆社争奇斗艳,异彩纷呈,以多元融合的新艺术理念和舞台实践延续着南音千年文脉。
创立于1983年的台湾“汉唐乐府”,是台湾南音社团中与大陆交流最频繁、创新成果最显著的专业团体,也是南音走向世界的一支劲旅,其“根”在祖国大陆。乐团创始人和艺术总监陈美娥祖籍福建,1986年带领“汉唐乐府”应邀在美国举办南音音乐会。此后,乐团足迹遍布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先后在美国、英国、法国等二十余国演出,也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名校引发有关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讨论必一体育下载,为传播中国传统音乐、弘扬中华文化作出贡献,创造了南音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典范。
在推动千年南音与时代接轨、与世界同频共振方面,台湾“汉唐乐府”于1995年成立梨园舞坊,正式走上新古典南音的创新之路。陈美娥将南音传统古乐与梨园戏舞蹈的中华神韵融合,推出了“南音乐舞”的崭新艺术表现形式,《艳歌行》《丽人行》《梨园幽梦》《韩熙载夜宴图》等节目,汲取梨园科步、打击乐器、传统武术、历史故事等创作元素,借助现代剧场的灯光、舞美、服装、造型、道具等,不仅再现了繁荣昌盛的汉唐文化,用音乐语言展示了“何以中国”的非凡气度和迷人神韵,也印证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转换,用跨界融合实现了“如何世界”的艺术理想与普世情怀。
在东南亚,南音主要流传于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传承情况与闽南人在所在国的人口比例和闽南文化的传播息息相关。在菲律宾华侨华人中,闽南人约占九成,尤以泉州籍居多,菲律宾因此成为南音在海外传播历史最悠久且最流行的国家,较活跃的南音社团超20个。其中,长和郎君社由晋江南音艺人陈锦戈创立于1820年,是海外华人社会中历史最悠久的南音团体,与金兰郎君社、南乐崇德社和国风郎君社合称为菲律宾四大南音社团,至今与闽南南音乐社保持良好互动。
目前新加坡最活跃的南音社团是湘灵音乐社,成立于1941年,83年来始终和中国本土南音界联系紧密,是新加坡继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瑰宝的重镇,也是推动南音在东南亚创新发展与海外交流的生力军。马来西亚于1887年创立了首个南音社团——仁和公所,各州闽南移民聚居地都有南音团体。印尼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超半数华侨华人是闽南人。20世纪30年代前,不少福建南音乐社到印尼演出,催生了当地众多南音团体,如泗水的寄傲圣道社。
千家罗绮管弦鸣,四海弦歌共乡音。经过长年交流互鉴,海内外“南音文化圈”不断发展壮大,是世界民族民间音乐史上少有的景观。成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海峡两岸之间,南音传至台湾后,两岸南音交流互动持续,屡创佳绩,闽南南音名师源源不断到台湾传道授艺,台湾学人也纷纷慕名来闽南观摩学习,呈现双向互动、共生共赢的发展态势;二是海峡两岸和东南亚之间的互动,体现在南音大会唱、东南亚南乐大会奏(原名为亚细安南乐大会奏)等大型交流盛会。
康海玲,艺术学博士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韩国牧园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戏剧与文化研究、文艺评论等。近年推出《东南亚华语戏剧史》(上下册,合著)、《马来西亚华语戏曲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戏曲传播》(获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等主要著作。